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义诊报道

施医赠药响起了义诊的首炮

尽管马来西亚社会存有不少似是而非的世俗观念,譬如:要搞善举公益,就不能没有媒体宣传;即便没有政府丰厚的拨款支持,也得要有金主作为经济后盾,才能放手去搞;如果政治人物要参与其中,就非得要配合选举季节不可,否则是白费功夫等等,然而民族中兴基金会麾下的“复兴社援组”(BANGKIT) 流动义诊服务,却在完全相反的情况下催生与成长,并一步一脚印,在马来西亚的土地上穿州越府,为城乡的弱势社群,作出无私无偿的奉献与服务。

今天,它的这项推动与其说是见证流动义诊服务的开始,不如说是我们向社会大众总结2011年度首阶段服务经验的报告,会显得更为贴切。我们饮水思源,不敢忘怀我们的力量来自人民。从资源的积累、义工的组成,乃至于人民的响应,无一不是得自民众的支持。换句话说,这是一支属于人民的义工队伍。没有官方长期的支持,也没有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它既不是选举季节的操纵手段,更不是刻意迎合权贵的政治秀。我们的施医赠药,勉自十方,也施予各族。它蕴含着我们义工团队同仁诚要扶贫挤困的爱心与意志。

我们无意跟任何朝野党团力竞逐,但却准备随时挑起政党所不愿为之的公益事业。这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公正为先,价值导向的处世原则。这跟时下一些政党所奉行的利益导向方针,恰好形成强烈的对比。虽然我们没有现金可派,但我们的施医赐药在纾解民困,尤其是为社会低收入者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方面的意义与作用,相信不会比派钱来得小。

目前,“复兴社援组”的流动义诊服务,已从最初的基本健康检测,发展到现有的中西医医疗兼备,甚至还包括了视力的检测等。服务的涵盖面也迅速延伸到南北马多个城镇。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七个月内,它断然不可能是任何人,包括我自己,单打独斗所能完成的成果。

在此,作为民族中兴基金会的执行顾问,我要诚挚祝贺“复兴社援组”义诊团队,能够坚韧沉着,排除万难,尤其是面对人为的政治干扰,依然能够勇敢向前。总结这些日子里普罗大众的民生诉求,以及对我们团队的殷切期待,本会预计将责无旁贷为百姓万民的民权发声,开始另一个扬帆出征的航程。

本会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民间团体,在为子孙福祉拼打拼的前提下,心里只存为大众“求好”的良好意愿。这跟只是一字之差的“讨好”,思想行为上的差距是何其的大!两者的轨迹没有任何交错点。孰优孰劣,历史自有公论。

(此乃2012年1月15日,时任本会执行顾问的翁诗杰会议议员在推动流动义诊服务的典礼上发表的讲话)。

注:

(1)马来西亚民族中兴基金会创立流动义诊团,最早始于2009年,惟属试验性质,以翁氏当时的国会选区“班丹”(PANDAN)为试点,主要以西医药为主。及至2011年,经重组整顿后,改以中医药为主轴,并备有义诊车队,开始走出试点社区,放眼全马(马来西亚)。由于自愿参与工作的义工日众,故基金会特于2012年1月15日成立“复兴社援组”,全面推动义诊。

(2)翁诗杰乃基金会的创始人,惟一直退居二线,以执行顾问身份参与工作。直至2015年2月,他才正式接任会长职务,并兼任总执行长。尽管他是理工科出身,早年却驰名马来西亚华文文坛,后来更是晋身政界,其个人简要档案如下:

1956年生于马来西亚吉隆坡;

1981年毕业于马来亚大学机械工程系,曾获颁授英国桑德兰市大学荣誉教育博士衔;与英国皇家城市与商会职技评鉴学院院士衔。

马来西亚一带一路共策会主席
马来西亚中国丝路商会总会长
• 原马来西亚交通部长
• 原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副部长
• 原马来西亚青年及体育部副部长
• 原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副议长

文艺作品集:

《赤道上的冬天》(七、八十年代短篇小说集)

《浓雾中的航程》(八、九十年代时评集)

《扬起政海良知的风帆》(九十年代时评集)

《射雕人语》(七、八十年代杂文集)

《打造新政治文化》(九十年代政论集)

《诗情杰语》(黄一世纪初叶小品文集)。

Facebook
WhatsApp
Twitter
LinkedI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近期文章
关注我们的社交媒体